本报讯 (记者 刘勇)为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部署,全市交通系统结合交通运输工作实际,出台24项利企便民措施。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将政务公开贯穿于交通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全过程。利用网站、微博、宣传板等各种媒介公开交通行业法规政策、办事指南、收费标准等相关内容,使企业群众办事一目了然。积极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交通运输相关材料呈报、审批、收费等政务工作,能在网上办理的,全部推行网上办理。行业管理部门建立政务微信微博或QQ群,有关政策和信息、通知等及时通过微博微信QQ群发出,方便经营业户知晓。
规范交通执法行为,严格实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罚缴分离、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备案审查制度。规范涉企执法检查,严格执行涉企执法检查计划管理制度,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抽取检查人员,公开检查结果。严厉打击非法营运,保护合法经营者正当权益。加强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管理。
为方便百姓出行,进一步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布局,推行智能公交“一卡通”,加快推进更新长途客车步伐,完善道路运输场站建设,简化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管理程序,推行网上报名、网上申报材料、网上审核。窗口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等有关规章制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办理事项。下放公路不可解体大件货物超限运输审批权限,加大“五个一工程”配套公路建设力度,全面落实农村精准扶贫公路建设,尽快实现贫困村通沥青水泥公路,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严格执行交通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标准,严格交通工程招投标程序。加强公路监测,及时修复公路损毁设施。深入开展铁路建设征地拆迁补偿政策标准宣传,严格八方现场核量确认签字制度,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加强邮政、快递企业管理,加强“绿色交通示范市”建设。完善“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平台建设,做到热线平台24小时有人值守。
开展公路执法服务大走访活动,通过到企业走访,开展政策服务、业务服务、需求服务,主动征求意见,接受企业监督。完善交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营造诚信经营、文明服务良好氛围。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四风”整顿,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活动,通过改进作风,提高效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群众做好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