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分段监管为统一监管变部门协同为内部协调
朝阳市“三局合一”改革实现1+1+1>3效果
本报讯(记者金晓明李海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于2016年7月,由市工商局、质监局、食药监局“三局合一”,是全省三局合一组建的第一家地市级市场监管部门。改革后机构总数由整合前的66个精简合并到49个,共裁撤合并了17个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了由原分段监管体制带来的协调不力、单打独斗,职责不清、推诿扯皮,交叉执法、重复检查等一系列问题,变分段监管为统一监管,变部门协同为内部协调,极大提升了监管效能和水平,达到了改革预期目的,取得了1+1+1>3的改革效果。合并后的第一年,市场监管局就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在省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的考评中,全部满分,位次在全省均在前列,在辽西北排名,全部第一名。
创新监管机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六个一”监管模式。一是“一支队伍抓执法”。打通生产、流通、消费三个领域,链接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行为三个环节,从受理投诉举报、检查抽查、立案处罚、结果公示等环节做到统一一致,有效解决多头执法、执法成本过高等问题,减轻企业负担。二是“一张清单管检查”。统筹安排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制定《市场监管检查事项清单》,整合全部日常监管项目,减少重复检查,提高监管效能,优化了营商环境。三是“一套程序管处罚”。形成一套符合市场监管实际的行政执法程序,使执法工作更加务实高效。四是“一条热线助维权”。建立一个投诉举报指挥中心,构建集民意反馈、舆情监控、风险研判、效能监督、决策参考“五位一体”的综合执法维权信息平台,有效解决多头投诉、效率不高的问题。五是“一个中心管检测”。成立市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承担全市食品药品和工业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职责。六是“一个网格强基层”。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网格化”监管机制,实行专业化、技术化基础上的综合监管,最大限度减少监管盲区,有效解决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专业性和技术性不强的问题。
整合后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监管理念上,创新提出全程说理式执法新理念,使行政执法更人性化。真正使法、理、情融于一体,坚决杜绝“以罚代管”的执法方式,切实达到“促进发展”与“规范市场”双赢的目标。创新提出“轻微违法免于处罚”的监管理念,对企业轻微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告诫、行政约谈、责令改正等柔性措施,指导帮助企业自我整改、加强自律。在监管制度上,制定了《朝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实施办法》,在保证依法有效履行法定监管职责的前提下,按照检查事项整合最优化、检查频次最少化、受检企业范围最小化的原则,灵活选择企业自查、重点抽查、专项检查、集中检查的形式进行,即提高监管效能,又减少对企业的重复检查。在监管方式上,推行“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充分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助力市场监管工作深入开展,加大对执法队伍、执法装备的投入,并利用互联网,建设信息化监管平台。同时在微信上开通公众号,拉近了监管部门与老百姓的距离,不断提升监管透明度,同时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引领,积极推行“多证合一、一照通”登记制度改革。他们会同市行政审批局通过“一照通”窗口集中受理,统一发照,实现了92项涉企备案、证明、许可项目的“多证合一,一照通”,截至目前已办理“多证合一”企业900余户。简化个体工商户登记,有效促进商改红利普惠广大个体工商户。实施全程电子化登记和发放电子营业执照,截至目前全市办理电子化登记业务110件。2017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2923户,同比增长29.1%。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84080户,同比增长17.79%。 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改革,进一步强化了事中事后的监管,严把食品“生产关”、“流通关”和“消费关”,坚决打击各类食品安全隐患,全面实施食品风险分类分级监管,进一步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三小”(即:小作坊、小摊贩和小餐饮)管理,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抽样检验和风险监测工作,不断加大消费纠纷受理和调处力度,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90.0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