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人民币在中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率首次超过美元。这意味着人民币有史以来第一次超越美元成为中国跨境交易中使用最多的货币。
彭博社评论称,这是中国减少对美元依赖过程中跨过的又一个里程碑。
同时,这个“里程碑”也折射了全球“去美元化”正在加速的势头。
13年间从0到48%
彭博社4月26日报道称,“彭博行业研究”(Bloomberg Intelligence)在研究分析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后发现,今年3月,人民币在中国跨境收支中占比从2010年几乎为零上升至48%,创历史新高。相比之下,美元占比从2010年的83%降至47%。
彭博社称,该比率是根据各类交易的成交量计算得出,包括通过中国大陆和香港资本市场之间的交易渠道开展的证券交易。
路透社对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测算后也得出相似结论。
据路透社测算,3月份,人民币在中国所有跨境交易中的使用率升至48.4%,而美元的份额从一个月前的48.6%降至46.7%。跨境交易额涵盖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
路透社还称,今年3月,人民币跨境收支从一个月前的4345亿美元增至创纪录的5499亿美元,增幅近27%。